第四章(3/11)

生了一点小小的冲突。这两个,一个看上去像领导,西装革履,大腹便便,气质非同一般。另一个看上去像是农民,而且,还是个老。那个部很善于言辞,辞锋犀利,又有气势。

那个老,半天说不完整一句话。因为一件很小的事,两在街市上发生争吵,谁占上风,不言而喻。就在这时,旁边看热闹的说了一句话,这个说,你不就是个书记吗?有什么好牛的?这话一出,挑起了周围绪,大家一齐骂那个部模样的。那个部模样的见势不妙,调就走了。后来,有问,你怎么知道他是书记?你认识他玛?那个说,不认识。

这件事,唐小舟是亲历者,他没想到,赵德良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将那件事说出来。至少,这件事一下子提起了唐小舟的兴趣,他更想知道,这件事对赵德良产生了怎样的触动。

赵德良说,在座的都是书记,而且是级别不低的书记,我不知道,你们这些书记们,听了这句话,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坦率地说,我听了这件事,恨不得挖个钻进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我是为党做工作,我一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党员,我们的部,是三个代表的典型,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最广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可这件事,却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告诉我一个极其现实而且残酷的事实,在基层,我们的书记,不仅没有代表最广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正在走向反面,成了民群众绪发泄的对象。当然,我相信,那个喊的如果不是书记,而是某个部职位,比如局长什么的,结果也是一样。我不禁在心里问,我们的部怎么了?我们的书记怎么了?

要回答怎么了,其实也简单,一句话,我们并没有成为三个代表,或者说,我们自以为是三个代表了,可民群众并不认同,并不买账。这就是症结。

赵德良停下来,环顾一周,接着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会?我告诉你们,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为这个现状把一把脉。你们都是当书记的,是党的工作的中坚力量,我希望你们说一说,为什么出现了这种现状,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三个代表的践行者?是我们这些书记们当官做老爷了,把当初党时的誓词忘了?我不认为是这样。我相信,我们的书记,绝大多数是在努力地建树,同时,我们的主观努力,又确实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同。这种反差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党建工作出了大问题,把最大的基础丢了。也就是说,把一贯支持我们的民丢了。同志们啦,这是一个大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