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3/10)

居住,夏禹城其实是为了治理洪水所修筑的一座水利工程。而且,水利工程也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据我了解历史上的夏禹城同时也是古代众多华族的坟墓……”

“什么?华族坟墓?”听到蔡勇如此说,我呆住了。

“真实的历史总是血腥而残酷的。”蔡勇叹了一气。“洪水来临后,大部分的华族凭借自身拥有的超能力多数能够自保,而普通的夏族则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死伤惨重。面对这种况,当时执政的舜帝派出了大禹的父亲鲧负责整治水患。鲧和他儿子大禹都是华族。鲧据说拥有‘五行’当中的‘息壤’之力,能够纵土石,不过脑子不大好使,只知道不停的用自己的能力去堵水,结果水患没消除,反倒弄的洪水越来越严重,这期间,鲧也曾经试图获得其他华族的协助和支持,但除了少部分华族愿意协助他之外,相当多的华族因为同夏族之间矛盾的累积而选择了拒绝。鲧治水九年最终失败,当时的们对此极为愤怒,鲧这又极有责任感,在舆论的指责下,选择了引咎自裁。他的儿子夏禹因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接替了父亲的工作,承担起了治理水患的任务。夏禹吸取了父亲在治水方面的根本错误,将‘堵塞’改为了‘疏导’最终成功消除了水患,并借此功绩登上了最高领导者的位置,不过这其中的具体过程就不为现在的普通所知了。”

“具体过程?难道大禹治理洪水的具体过程和历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么?”我好奇的问道。

“你说对了。在我所了解的历史传说中,大禹治理洪水的方法确实是‘疏导’没错,但具体过程同史料上的记录却是南辕北辙,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蔡勇回应着。

“这话怎么说的?”

“大禹倾泻洪水的地点并非是史书上所说的浩瀚海洋,而是一处不见底的无底渊。就是所谓的地渊冥河。”蔡勇此刻一边摇一边继续讲述,似乎连他自己对自己所说的这些内容都缺乏自信一般。

“大禹先是借用汉水和渭水这两条天然的河道再加上工挖掘的一些沟渠将洪水南下引到了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这个地方堆积,接着又在无底渊的附近建立夏禹城,从城中间开出了一条水道直通渊。同时在夏禹城设立法阵,再借用其他协助他治水华族的力量启动法阵将滔天洪水引导到了夏禹城集中后全部倾泻进了地渊冥河之中。传说中,协助他治水的一共有十二个力量强大的华族,所谓的‘十二堕天’其实指的就是这十二个上古传说中的华族英雄。”

听到这里,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