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10)

的空间当中。这处空间周边的墙壁修整的颇为平整,看上去不太像某个开采点,到很像之前盗墓团伙设立营地的那个矿内部的中转地一样的场所。空间的周围散落着大量的陶瓷碎片以及严重锈蚀了的金属碎片,很多看上去似乎是损了铁片之类的东西。

我原本准备快速通过这里进一个向下延伸的坑道。但在经过时,提灯的光线照到了在某个坑道旁边的地面上有个明显凸起的东西。我连忙走过去查看,一看居然是一块半埋在土壤中的石碑。就着灯光辨别了之后我才发现这块石碑居然就是这座矿的废矿记事碑。碑文上的字是楷书,所以即便我并不是什么考古专家却也可以轻易的识别。

本地的说法这座锡矿是北宋时期废矿的,现在从碑文上来看其实略有差异。因为碑文上落款的年号是“大梁龙德元年”。这个年号具体是那一年我是不清楚的。但历史上以“梁”为国号的王朝政权我记忆中只有两个,一个南朝时期萧衍建立的南朝梁,还有一个则是唐末五代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南北朝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楷书,但直到隋唐时期楷书方才取代隶书成为正式使用的官方字体。从这一点来分析,这座石碑应该是五代后梁时期的东西更合理一些,而且后梁距离北宋建立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同本地民间的说法也更为接近一些。

这座石碑是一名叫做袁丰的折冲都尉竖立的。据我了解折冲都尉是唐末时期的武官职务,大致相当于一个地区的武装部长或者警备司令。碑文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大概是说因为过度采掘的原因,惹怒了神灵因此降下了灾祸,而灾祸的具体况则是瘟疫、旱灾和粮食绝收等等。所以,折冲都尉行政命令宣布废弃这座锡矿同时封闭矿,在矿内祭祀神明、另立碑向神明表示道歉云云。

看了石碑之后,我终于对凤凰后山的这座锡矿的历史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不过对于那个叫袁丰的折冲都尉下令废矿的真正原因我怀疑灾害什么的都只是托词,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在坑道内发现了之前的那个怪物,亦或者是类似于那个怪物的其他东西。否则的话,废矿就废矿,何必要填土封闭整个矿而防止普通

我正准备继续研究石碑上的文字想再看出点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原本打算进的那条向下延伸的坑道内忽然出来了相对嘈杂的脚步声。我大吃一惊,思索片刻之后,连忙熄灭了手提灯。并在另一个坑道的位置隐蔽观察了起来。

没过多久,便有灯光和影出现在了这座空间当中。令我吃惊的是,来到这里的数量颇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