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13)

的就只是等着咽下生中的最后一气。

结果,也因为如此,使得“瓦拉那西”又有“等死之城”的外号。

据说在印度每年的沐浴时节,全国会有多达八百多万,跑到“瓦拉那西”的恒河河畔来沐浴。

如果恰逢每十二年才举行一次的大庆典,那么更会有高达上千万的“瓦拉那西”,是全世界最大的宗教庆典。

总而言之,就因为大家都对恒河崇敬无比,因此不管天气多冷,河水多脏,每天都可以在恒河边见到,有在那洗澡或饮用河水。

但让作呕的是,设立在河岸边的火葬场,也同时不停的把尸首和骨灰投河中。

结果本该是清净澄澈的圣河,颜色却变得污浊不堪,各种肮脏垃圾都在河面上随意漂浮,简直快跟台北的淡水河没有两样。

可惜沐浴的对这些现象完全视若无睹,仍旧毫不在乎的浸泡在河水里,或是捧起水来肆无忌惮的大饮用。

或许在那些的心目中,恒河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它的实际存在,他们洗涤的目的,主要是想追求心灵上的净而已。

不过,听辛格拉所言,以前恒河的河水确实是纯净无比。如果装在瓶子里,就算放置了好几年的时间,味道也不会变质发臭。

但由于最近几十年来,印度国内全力发展机械工业,导致许多工厂都把化学原料及废水排恒河里。环境不断污染的结果,早已让恒河河水不再如过去那般透明清澈。

辛格拉的语气中,充满着许多无奈与惋惜。

毕竟,经济与环保是一种难以克服的两面刃,就算欧洲那些已开发的先进国家,对于这个问题至今也无解释。

我们边划边谈,顺着水流在恒河边上持续航行。

这条河的河面虽然宽广,但是流速却不会很快,让有种被母亲拥抱在怀里的温暖与宽容感觉。就仿佛恒河这几千年来,一直无怨无悔地默默接受印度回归它的身上一样。

恒河以为是印度主要的河川支流,所以很多村落城市都是依着河岸两旁密集兴建。我们才航行了没多多久,很快便在不远的前方,见到一个类似群聚集的小村落。

驾着小船捕鱼的渔夫,见到我们划着救生筏在河面航行,都纷纷好奇地抬起来望着我们,就连村中的小孩也围聚在岸边,兴奋的朝我们这边猛挥手。

我们在这里登船上岸,想在村里寻找可行的通工具,沿途经过一个路时,却刚好看到一名穿着袈裟的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