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佛道魔之争(4/23)
点。
边不负嘿嘿一笑,道:“那么,皇帝老儿三宫六院,一些门阀子弟妻妾成群,却不犯戒;而像我这样的民不过和一两个
子享乐一下,却已犯戒了。那佛祖岂非很不公平?”
不等师妃暄回答,他抢着道:“我听说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为啥那些霸占了那么多
喜欢
谁就
谁,没
去管;而我不过才和几个两
相悦的
子共欢,就被妃暄声讨,太不公平了。”
其实边不负这是偷换概念的诡辩,但却是提出了社会不公这个尖锐的问题。
在封建社会里,政府都会宣传以皇族为首的贵族阶层血脉尊贵,天生高一等,所以本应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让那些平
百姓当顺民,服从统治。
但这却是与佛家众生平等的宣传所相悖的。
师妃暄却像是对这质询早有准备,用那如仙乐般的声音娓娓而谈:“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在佛祖面前,渺小如砂砾,百世
回也不过回
一眸。这一世,你做了恶事,犯了罪孽,便要于下一世偿还;而你这一世积德行善,下一世便能得到补偿。那些皇宫贵族天之骄子,出身极好,都是前世积累的因果。若是他们此世作恶犯戒,下一世自会一生困苦甚至沦落畜道。连自己的
生都看不清楚却去妄想揣测佛祖,只能是蚍蜉撼树,自找烦恼。”
这番话便是佛教忽悠百姓的根本观点了,你现在不好,是你前世犯了罪孽,所以现在要多礼佛多添香油钱来偿还;你已经虔信了,但境遇却没有改善,那是因为一生太短,佛祖会在回后让你下一生得到补偿。
当然,便是其他宗教包括边不负自己捣鼓的天命教,忽悠的形式也是大同小异,生时痛苦,但死后极乐。
只是你都死了,生前有没有被
忽悠过,哪能追究?但拥有宗教信仰,却也能让普通
有一个心灵寄托,麻痹生活的困苦,为统治者的管理带来好处。
此时,边不负则道:“按照妃暄的讲法,每个都有前世后世,
回不休,那我有一点不解。”
师妃暄静静看着他,没有说话。
边不负道:“从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伊始至汉朝,神州大地上并无佛教,那时可有回?”
刚刚说完,边不负就后悔了,自己此番扮演的周文不过是一个刚从山出来的青年,说这些话却是与身份不符了。
师妃暄并没察觉,沉静的道:“佛恒古长存,别说三皇五帝之时,便是鸿蒙初开,尚未有之前,佛已存在了。天地始终,劫尽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